政策红利持续 农村电商完整产业链加快形成
2018-06-04 阅读:18
重点支持三大方向
通知指出,2018年综合示范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各地优先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支持方式,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三大方向:
一是促进农村产品上行。如支持农村产品产销对接,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打造农村电商多元化供应链,加强农产品分级、包装、营销,加快补齐产地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短板等。
二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如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建设改造,以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服务重点,拓展代收代缴、代买代卖、小额信贷、便民服务等功能等。
三是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如支持对基层党政干部、合作社社员、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青年、驻村第一书记等,实事求是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等。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国家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意义重大。“示范就是要把好的典型发扬光大、形成标杆,让欠发达地区来充分交流学习,带动当地的农村电商发展。另外,通过政策资金的扶持,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从而巩固示范工作的成果。”
零售交易额破万亿
近年来,我国农村网络零售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9日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农村电商发展报告》称,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首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24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预计2018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将突破1.6万亿人民币,涨幅或超过35%。
“农村电商整体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农村网络零售交易额翻了一倍多。”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吕昊泽表示,2017年农村电商增速有所放缓,可能是农村电商开始触碰到发展瓶颈。
吕昊泽具体分析称,目前农村电商零售交易额已突破万亿,在电商平台如京东、云集、拼多多等加大对农村脱贫扶贫的力度下,农村电商将进一步加速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近几年,电商扶贫成效显著。报告称,2017年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较2016年增加169.3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而农村网店用户主要集中在农村淘宝、拼多多、云集、有赞、赶街网等平台,其中阿里巴巴的平台拥有超100万农村网商,云集也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均有店主分布。
扶贫效果方面,以阿里为例,自2016年起以农村淘宝为代表的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共销售292亿元的商品,其中有280多个贫困县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40余个贫困县超过1亿元。
曹磊认为,以阿里、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巨头和云集、拼多多为代表的“独角兽”,成为了2017年我国“精准扶贫”的新生力量,而社交电商平台凭借较低的获客成本,大大降低“农产品进城”门槛,推动了“电商扶贫”落地。
打造农村电商产业链
“由于农村产业基础落后,商品流通环节标准化缺失严重,农产品上行堪称是世界级的难题。而农村电商的发展能在农村地区创造一条新的产业链,包括农资采购、加工、物流等环节。”曹磊认为,建设完整的农村电商产业链对带动当地就业有跟大帮助。
农村电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报告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产品规范化程度低、农村电商物流落后、农村电商金融支持不完善、农村人才缺失、农村电商认知不足等。